池塘活水养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彻底清淤
通过冬春养殖休闲季节挖除多年有机物积存积淀的淤泥。
冬闲的养殖水体及时排干,经深层耕翻后,或再经“风吹、日晒、夜冻”,使塘底淤泥中有机物充分氧化还原。
使用氧化消毒剂,如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等,使底泥中的有机物迅速氧化。
水源消毒
确保水产养殖用水水源充足、清新,未受到病原生物、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染。
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等对蓄水池进行消毒处理,并通过砂滤或筛绢过滤后再进入养殖池塘。
适时加注新水
在鱼类生长旺季(5-9月份),每隔7-10天加水一次,早春和晚秋每隔半个月加水一次,每次加水30cm。
根据池水的水质和水位情况也可以换水一次,换水量为30cm。
pH值调节
鱼类生长的pH值在6.5-8.5之间,pH值不稳定会影响水体自净能力及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
使用生石灰进行pH值调节,每亩水深1m用15-20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
溶解氧的调控
通过机械增氧的方式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如使用火箭增氧机。
工厂化流水养殖或大量配置增氧机械可以造就“活水”,但成本较高。
合理施肥
有机肥和化肥搭配使用,有机肥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化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
补菌补藻
小球藻、硅藻等优质藻种能产氧并作为鱼苗的天然饵料,同时净化水质。
投喂管理
合理安排投喂方式和投喂量,节省成本,减少病害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制造“活水”,科学调控养殖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