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蚯蚓怎么养殖方法

农田蚯蚓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远离火源、供水排水方便、交通便利、避风向阳的地方。

可以利用村边路头闲散地块、家庭院落、树盘之下、农村废弃地、大棚、厂房内等地方。

堆制基料

将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秸秆以及树叶、杂草、瓜菜残藤烂枝叶、畜禽粪便等堆制成高1.5米、长宽灵活掌握的饲养基。

边堆边撒水,堆制完毕后发酵10—15天,然后放入蚯蚓种。

备足种苗

根据准备的秸秆数量、计划处理完的时间来确定引种数量。

蚯蚓繁殖很快,除1—2月份外,其他月份每月可以翻一翻。

及时添料

当第一次添加的秸秆吃到90%以上后,应及时添加新的秸秆。

加放时,可在原堆上添加,也可将吃食后的秸秆排成条状条间加放新的秸秆,也可在原堆四周加放。

每次添加秸秆的高度不可超过40厘米,添加新料时不用再进行发酵,可直接添加。

湿度控制

蚯蚓生活的最适宜湿度要求为60—80%,即用手握秸秆时手缝有水珠但不下落。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和防止水分蒸发,采取条洒或分块洒、小水勤洒的原则控制湿度。

温度控制

蚯蚓要求的生长温度为15—25℃。

具体措施为保证秸秆厚度为1.5米以上,利用撒水升温和降温。

夏季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

饲料选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

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养殖容器

可以使用脸盆、花盆、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进行盆内养殖。

箱筐养殖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策等,也可加工专门的蚯蚓养殖箱。

室内砖池养殖在室内用砖砌2~3排方池,池内积5~10平方米,深40厘米左右。

日常管理

定期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保持饲料湿度在60-70%之间。

防止水分蒸发,及时喷水加湿。

防止老鼠、青蛙、蛇等侵害。

收获

蚯蚓养殖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挖掘、灌水、拾取、诱捕等方法采集蚯蚓。

收获的蚯蚓可以用于饲料、药材或其他用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农田中成功养殖蚯蚓,并充分利用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