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尿皮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精心喂食
投放的饵食通常包括牡蛎、河蚌等软体动物,以及适量的植物性饵料如大麦、昆虫、玉米等。
饵料应均匀磨成粉末状混入饲料中,每天喂食1~2次,时间宜在早上或傍晚。
水质管理
养殖池需保持新鲜,每隔7~9天加入15~20cm的水,确保水质清新。
水的透明度应提高到35cm~40cm以上,以减少水温上升速度。
水中氧气含量要保持在5ml/L以上,每天换水1/3~1/4,若采用水流式养殖则无需换水。
水温应控制在20~27℃之间,不能低于6℃,最高不超过30℃。
预防疾病
定时定点巡查养殖池周围环境,观察皮皮虾的进食、活动、成长和脱壳情况。
及时清理有害生物,保持池塘清洁,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元素以提高免疫力。
适时渔获
通常在饲养60~80天,体重达到50~70克时,可进行捕捞。
捕捞工具可以使用虾篮、地篮或围栏,注意将小皮皮虾放回池塘。
保鲜工作
捕捞后的皮皮虾应及时进行保鲜处理,以保持其新鲜度。
池塘要求
养殖池塘面积建议在3~6亩,长方形,坡度大,进排水设施完整,具备增氧设施。
老鱼塘、浅水塘或稻田开挖的平板式井字塘也可使用,面积一般8~15亩,水深0.6~1米,无需增氧设施。
养殖技术
春季放养时间为上年12月至次年2月,放养量为每亩25~30公斤,规格为400~1200尾/公斤。
4月中旬开始用地笼捕大留小,直至6月干塘捕捞。
饲料以皮皮虾全价颗粒饲料为主,小杂鱼等鲜活饲料为辅,一般亩产量在40~60公斤。
繁殖
选择受精卵发育正常、肢体健全、活力良好的亲虾进行养殖。
亲虾投养于预先准备好的过滤海水水槽中,保持水质良好,pH值为8.2—8.4,水温29—30℃,孵化率较高。
防逃
养殖场建设时要拉上防护网,防止皮皮虾逃跑。
养殖池应修葺光滑,减少逃跑机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尿皮虾,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