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井养殖牛蛙的方法如下:
池深与结构
深水井的深度通常在1米左右,蓄水深度应根据蛙体大小而定。
使用混凝土浇制池体,池底和墙面需用水泥抹平。
池底应设计成大坡度,一端水深,作为蛙的主要栖息和觅食区,另一端水较浅,常露出池底,便于蛙休息和摄食。
小环境设置
在蛙池内可种植莲藕、慈菇、菖蒲等水生植物,为牛蛙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应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树,吸引昆虫供蛙食用,并提供休息场所。
为防止夏季高温,可在春季在蛙池南岸搭建半池的遮阴篷,种植南瓜、丝瓜、葡萄等爬藤植物,供牛蛙在高温季节歇夏休息。
清整消毒
新建的水泥池在使用前需放水浸泡15天进行脱碱,放养幼蛙前再排掉老水换入新水并进行消毒。
土池新开池需灌水浸泡5-7天,除去过多重金属盐,然后使用每平方米90-110克生石灰或7.5-15克漂白粉化水后泼洒消毒。
放养与饲养管理
幼蛙的放养量根据蛙的大小、饵料状况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
土池一般放养刚变态(4-5克)的幼蛙,每平方米100-120只;水泥池的放养量可增加1-2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深水井中成功养殖牛蛙,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