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晚上养殖的方法主要涉及夜间灯光诱食和适当的环境设置。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技巧:

夜间灯光养殖法

利用夜间光照诱使池塘内微生物聚集在池面上,便于泥鳅夜间进食。

在鱼苗培育期内,基本不需要投撒任何饲料;在鱼种养殖过程中,仅需投撒少量饲料,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

环境设置

养殖池应选择安静、远离污染源、水质良好的地方。

家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在阳台或庭院中建设养殖池,也可以使用水族箱进行养殖。

池中放水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以调节水温。

饲料投喂

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

池塘准备

选水源足、水质好且排灌方便处建池,面积30 - 100平米,池深80 - 100厘米,池底铺20 - 30厘米厚淤泥,设进水口、排水口并设防逃网。

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100 - 150克,7 - 10天后注水。

苗种投放

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苗种,每平方米放3 - 5厘米鳅苗50 - 100尾。

放养前用3% - 5%的食盐水浸泡10 - 15分钟进行消毒。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在晚上有效地养殖泥鳅,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