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幼苗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整地
选择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地,如藕田、茭白田或稻田进行种植。
整地时,先施入猪粪堆肥深入土内,并在移植前5天放水入田,犁耙两次,使泥土打烂、地耙平。
田块四周开宽26.5厘米、深26.5厘米的边沟,以利于排水。
播种
播种时间为7月中下旬,由于种子很小,可拌些草木灰一起撒入畦面,随后用扫帚轻轻拍打,使种子与泥土充分混合。
每亩用种子100-150克,播种后搭棚遮阳,棚高49-66厘米,白天用帘子盖上,晚上卷起来,有利于秧苗生长。
20天后,当苗高4.9-6.6厘米时,可拆除棚架。
田间管理
光照:沼泽幼苗喜荫蔽,成株喜阳光。在光照过强的地区,应插枝条或搭棚遮阴,以免强光伤害幼苗。当幼苗高10厘米时,可撤除荫蔽物。
温度:沼泽幼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度。在炎热的夏季需要注意避暑,冬季温度低于10度时,植株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浇水: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行浇水,冬季三至五天浇一次水,春秋季节一到两天浇一次水。夏季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泽泻喜肥,但肥料过多易引起肥害。第一次施肥在间苗时进行,每亩施腐熟的稀薄人粪尿1000-1500千克,或用硫酸铵4-5千克对水1000千克浸淋。以后视情况追肥,每次施肥前先放干田水,施肥后1-2天再灌水。
间苗:当泽泻苗高3-4厘米时,进行间苗,拔除病苗、弱苗、密苗,株距约2-3厘米。
移栽
当泽泻幼苗高15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一般育苗1亩可栽植25亩左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沼泽幼苗,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