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山竹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栽植
选择交通方便、排灌条件好的地块,割去灌木杂草,挖除树根、竹鞭,全面挖深30厘米。
结合翻耕土壤,亩施人畜粪等农家肥1500~2000公斤,土肥混匀,并开好排水沟。
1月下旬至3月上旬,挖取健壮的一二年生山竹作种竹,截去顶梢,留鞭20厘米左右,保留蔸部及竹鞭带土5~10公斤,盘枝,栽植于林地内,亩植1300株。
合理施肥
施肥要做到三看,即看竹子长势、产笋量、土壤条件。
一般在每年3月中下旬结合松土除草,亩用尿素、钾肥各15公斤,磷肥50公斤均匀施于蔸、鞭际。
7~8月份结合松土清鞭,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促笋芽萌发。
若遇久旱,要及时浇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若遇长期阴雨或积水,要及时排水,以防渍害。
松土清鞭
每年的7~8月进行铲山松土,深度视土层厚度及竹鞭在土层中的深浅而适当掌握。
在松土的同时截去老、弱鞭,并对生长健壮的露鞭给予理顺后埋入土中。
每隔3年须清鞭一次,以利扩大林地空间,并结合清鞭松土,施足腐熟有机肥,以利新鞭的生长和笋芽萌发。
留养母竹
从第二年开始,逐年进行竹龄结构调整。
每年每亩留养新竹600~700株,并于新竹展叶后的冬季,间伐同数量的老竹,使每亩立竹量保持在1300株左右。
适时采笋
挖笋要注意掌握好时间,保证笋嫩肥壮和体态圆满,以质取胜。
病虫害防治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定期进行施肥和浇水,同时注意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存储和加工
采摘下来的竹笋可以用塑料袋和鲜竹笛一起开封后存放在冰箱中,以保持竹笋的新鲜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大山竹笋,提高其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