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非怎么养殖

红罗非鱼的养殖主要包括养殖设施准备、苗种放养、饲喂管理、水质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

养殖设施准备

池塘养殖:选择水源好、pH值在6.8~8.5、盐度0~20%、排灌方便、面积4~10亩、水深1.3~2.5米的池塘。配备1~2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鱼缸养殖:选择宽敞的水族箱,考虑到鱼缸的大小和水温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水温需保持在24℃-29℃之间。

苗种放养

春季放养: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千克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约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红罗非鱼种。

放养密度: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10000尾;与其他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150~350尾/米³。

运输处理: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种处理,使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饲喂管理

饲料类型: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较合适。

投喂方法: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两次投喂。

水质管理

水质调节: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塘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20-25cm。可每亩用15-20kg的生石灰兑水全塘泼洒,每月1-2次调节塘水pH至微碱性。

增氧:配备1-2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确保水中的氧气含量。

疾病预防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鱼出现不正常行为时,可以添加一些益生菌来平衡肠道菌群繁殖,保护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吸收率。

繁殖管理

亲鱼选择:亲鱼要求体大,体型好,250~500克为宜,雄鱼应体色光亮,活泼、无伤无病。

繁殖池条件:繁殖池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底要平坦,不能有水草。

放养与培育:水温稳定在18℃以上后,按雌雄比3~4:1放入亲鱼,每隔5~6天施发酵粪肥100公斤~200公斤或绿肥200公斤~300公斤,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饵料,常用饵料有豆饼、菜籽饼、米糠、麸皮等,每天投喂量为鱼重的3%~5%。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红罗非鱼,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