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牛蛙的养殖主要包括养殖池的选择与设计、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方法:
养殖池的选择与设计
场地选择:成蛙养殖场地面积较大,可以利用天然积水池、坑塘、鱼池、杂草丛生的洼地、稻田等,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瓜棚、树荫、庭院的葡萄架下建池,或者空房、猪舍、地下人防设施等进行室内养殖。
防逃设施:牛蛙善于跳跃和掘土打洞,因此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养殖池,都要有防逃设施。池壁应高出水面30~40厘米,并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纱窗布。
水深与水质:水深至少要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以上,一般保持水深在10~40厘米之间,水质要清洁,定期更换水。
饲料投喂
天然饵料:主要方法是灯光诱虫,利用黑光洒诱虫效果最佳。白天再投喂少量配合饲料。
人工饲料:成蛙半精养时,每天投饲2~3次,配合饲料的投喂量要占蛙体重的3%,新鲜饵料水分含量高,投喂量要在10%左右。
饲料种类:鲜活的小鱼、蚯蚓、蚂蚱、蛞蝓等,定期进行饲料更换,保证饮食多样性。
日常管理
温度控制:适宜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80%左右。炎热天气要保持室内通风,天气转凉后及时关闭门窗。
定时摄食:每天定时投饵,可在投饵前敲响器具或将室内电灯打开,形成条件反射。
换水与清洗:每天换水,清洗食场,注意观察蛙的健康状况,及时防病治病。
疾病防治
预防保健:定期使用保肝护胆、抗病增免的产品,拌料投喂,保持牛蛙健康。
疾病控制:定期消毒,预防寄生虫感染。计划上市的成蛙避免使用抗生素,防止药残超标。
繁殖管理
种蛙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的品种,如美洲牛蛙、非洲牛蛙等,雌雄比例以1:1或2:1为宜。
繁殖环境:培育池设计要确保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等适宜的养殖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成年牛蛙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牛蛙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