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怎么养殖技术好呢

鲢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选鱼

选择天然原种的鲢鱼,要求健康且性腺发育良好。

种鱼每年更新率应达10%左右,个体重量方面,鲢鱼在6千克以上,鳙鱼10千克以上,青鱼在15千克以上,草鱼在8千克以上。

鱼塘管理

种鱼鱼池要求灌排方便,池底有20厘米深的淤泥,草鱼池底少含或不含淤泥。

鱼塘面积1~5亩,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应清池。

鱼群搭配

养殖鱼群要搭配放养,不单单只养一种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种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1.5为宜。

每亩放养鳜鱼8~10尾和150尾左右的花鲢以控制野杂鱼和大型浮游动物的孳生。

饲养管理

放养前,鲢鱼、鳙鱼亲鱼池每亩投放500~700公斤腐熟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以后还要适当施肥。

晴暖天气要投喂豆饼浆,以促进性腺发育。

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松弛即可催产,一般雌鱼每公斤体重注射催产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单位,雄鱼减半。

孵化

孵化用水要用过滤网过滤以防漂浮物和野杂鱼等进入。

每次孵化器清洗孵化缸、孵化槽,孵化期间提供适宜水流量,并勤翻动水体检查底角有无堆积卵苗,保持水质。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一般情况每隔30天左右换一次水,冬天时一般要隔三个月才换一次水。

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消毒后晾晒七天以上。

保持水质干净,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分解池塘有害物质。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保证水质,尽量定期检查鲢鱼的状态。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需及时注入新水,以确保池塘水体充足且清洁。

越冬管理

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分规格并塘,将密度控制在0.3~0.6千克/立方米。

冰封前每公顷使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千克,泼洒于整个池塘,以杀死浮游动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鲢鱼,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肉质。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和鱼群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措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