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温度的控制方法如下:
增温
利用增温设备如暖气、热风炉等,在清晨太阳升起前开启,提升棚内温度,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
当白天阳光充足时,及时揭开保温覆盖物,让作物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棚内温度,但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揭盖时间,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作物造成伤害。
保温
夜间最低气温可降至7℃左右,要加强夜间的保温措施。检查大棚的密封性能,确保棚膜无破损、缝隙,防止热量散失。
可以在棚内增加二层膜、小拱棚等多层覆盖,或者在地面覆盖草苫、保温被等,以提高夜间棚内温度。
温度管理
在白天,大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不应超过30℃。
在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不应低于10℃。
通风换气
通过通风换气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新鲜。通风换气要选择无风晴暖天气,绝不要盲目通风。
合理光照
保持大棚膜的清洁,以免影响光照强度。
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位置,以免相互遮挡影响光照吸收。
湿度调控
大棚内的湿度应保持在50%-8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影响作物的生长。
在湿度过高时,应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
在湿度过低时,应适量浇水或喷洒水雾,以增加湿度。
气体调控
为了保持大棚内气体成分的平衡,应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排出有害气体并补充新鲜空气。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作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