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养殖是一种通过保持水体低速循环流动状态来提高养殖效率和水质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清除塘底淤泥

在鱼苗投放前,彻底清淤,排干塘水,深耕翻晒,使塘底淤泥中的有机物充分氧化还原。

使用氧化消毒剂,如漂白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等,迅速氧化塘底有机物。

鱼塘大小和养殖结构

鱼塘应保持水面大、无障碍,以利于水体的低速循环流动。

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底栖型海、淡水养殖动物,如黄颡鱼、鳜鱼、南美白对虾等。

对于河蟹、小龙虾、青虾等品种,养殖过程中应栽植水草或设置网片,不宜采用活水方式。

藻相和菌相平衡

浮游植物和有益菌在鱼塘水体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生态循环中作用重要。

通过种植优质饲草和定期消毒,保持水体中藻类和有益菌的平衡,实现自我净化和生态系统平衡。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亮无污染。

投放饲草要定时、定位,保证草鱼有充足、新鲜的饲草。

使用水培植物时,注意温度、光线、营养液和换水频率,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消毒和闯缸

新缸在使用前要进行彻底消毒,去除玻璃胶味道。

泡缸和缸内曝气,帮助水体形成自身微生态,培养有益菌。

放入闯缸鱼,观察其状态,确保硝化系统建立后再放入主养鱼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活水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水质,减少疾病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