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出壳后的养殖方法如下:

温度控制

刚出壳的小鸡需要34-37度左右的温度,以保持其自由活动且不拥挤。

温度波动不宜过大,以免小鸡患呼吸道疾病。

在密闭鸡舍内养鸡需增加光照,可以使用洗澡用的烤灯,既提升温度又提供照明。

初期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33-35℃之间,随后每周降低2-3℃,直至降至21℃。

饮水管理

小鸡出壳后应先提供温开水,以促进其消化和吸收。

在饮水中可加入抗生素,如青霉素和链霉素,连饮3-7天,预防疾病。

饲料与喂食

初生小鸡的饲料应柔软易消化,如煮熟的蛋黄、碎米、碎小麦或玉米面等。

出壳3天后可逐渐添加鸡饲料和蛋白粉混合的饲料,一周后喂食煮熟的米饭。

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始喂食,可在饲料中添加熟鸡蛋,并自由采食。

7天后改为食槽喂食,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

饲养密度

雏鸡的饲养密度应根据季节调整,冬季可密一些,夏季要稀一些,避免拥挤和浪费饲料。

环境卫生

育雏室要经常打扫,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

保持育雏室干燥和清洁,防止鼠害和其他动物进入。

疾病预防

防止卵黄囊感染和脐炎,可采用熏蒸消毒孵化室及出雏器的方法。

对于超过48小时未能开食的雏鸡或脱水严重的雏鸡,可以用10%葡萄糖水饮水或滴鼻。

其他管理

雏鸡出壳后需在保温箱内饲养一段时间,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及时断喙,防止啄癖和浪费饲料。

逐渐减少光照时间,从全天光照过渡到自然光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