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鲈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2亩~5亩为宜,水深1.5m~2.0m。
池塘排注水要方便,水源要充足且无污染,水质以中性或弱碱性为佳。
池塘还应具备一定的电力和交通条件,以利于增氧和运输。
池塘清整
池塘清整按一般养殖鲤、鲫的要求即可,但如池底腐殖质过多应先清除,以免导致水质过肥和鱼病的发生。
苗种选择
选择经过人工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苗种,规格一般分为3cm~5cm的小苗和100g~200g的大规格鱼种。
苗种规格要尽量一致,以免养殖过程中大小相残,体色要正常,无伤无病,活力要强。
苗种放养
清整好的池塘先加水80cm~100cm,经7~10天培水,肥度达到放养夏花标准即可。
放苗时水温应稳定在15℃以上,天气要晴好无风,北方地区一般应在5月中上旬,南方可适当提前。
驯化
驯化是使黑石鲈从摄食动物性饲料转向配合饲料。驯化时间最好在鱼种规格4~5厘米,开始驯化时应选择与原饵料相当的饲料,但要新鲜适口,待鱼适应摄取饵料后,即可逐步改配合饲料。
饲料管理
饲料既可以用人工配合的饲料,也可以使用冰鲜饲料。投饵量按存鱼的数量、体重来计算投喂量,一般投体重1.5%~2.5%计算,1小时内摄食完。
注意水质调节和病症防治,定期更换水源和加强水体的循环和过滤。
疾病防控
鲈鱼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养殖户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加强水质管理、使用安全药物等。在发现鲈鱼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并进行诊断和治疗。
环境管理
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
池塘要设进、排水涵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每3亩水面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增氧机,配置1台以上的3千瓦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黑石鲈的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