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雨后怎么养殖好

雨后竹笋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质轻、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土层深厚,排灌正常。

整地以穴状为主,穴距20-35株,穴深2-3英尺,宽2-3英尺,底部填满堆肥、垃圾、猪粪等,厚约5-8寸,再覆盖3-5寸土。

选种育苗

选择1-3年生、枝繁叶茂、枝低、节间短、无病虫害的壮竹作为母竹。

挖出母竹时,要保护好鞭根和鞭芽,远距离种植要用土包裹以防损坏。

定植方式

在雨季进行定植,采用分株繁殖法或侧枝扦插繁殖法。

定植时,穴深和宽度均为1.5尺,穴与穴之间的距离8-10尺,穴内施足基肥。

种植后的管理

种植后要涂抹人的粪便,以助根鞭。

每年春秋和春季施肥两次,秋季施肥是为了新鞭长笋,结合松土、除草、埋鞭、清竹园等。

母竹种下后,从第三年开始可以收获竹笋,4-6年可以出更多的竹笋,以春笋为主,一般在即将出土或刚出土时挖。

浇水与施肥

定植后一周左右,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竹笋根部的生长。

以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

施肥时要控制好氮肥的施用,以复合肥为主,少量多施。

覆盖与保护

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风雨晃动,母竹周围可覆盖杂草,母竹旁可设置柱子。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雨后有效地养殖竹笋,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