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基地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场地选择、布局规划、设施与设备配置以及环境控制等。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场址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平整的地块,避免低洼地带和易积水区域。
场地四周应砌围墙或用竹篱围起,防止鸵鸟逃跑,围栏高度应达到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
场地应远离村庄和生活区,避免噪音干扰和环境污染。
场地应选择气候温暖、干燥、少梅雨、非雷区和无大风暴侵袭的地方。
场地布局
养殖场应分为饲养区、孵化区、饲料及产品加工区、工作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以减少外界干扰。
饲养区内要划分种鸵鸟区、育雏区、后备种鸵鸟区、商品鸵鸟区等,每区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确保鸵鸟的活动空间充足。
室内外场地要垫沙,室外场地要铺砖块,并放置足够的沙子供鸵鸟活动和赛跑。
设施与设备
饲养区应配备饲料盆、饮水槽、仓库、办公室、电子监控、磅秤、粉碎机、打扫卫生的工具和水管等设施。
室内要有良好的繁殖场所,配有温控设备,保证冬暖夏凉。
场区内应设有高墙或铁网或砖墙,防止鸵鸟逃跑。
场地上应挖一个直径2米、深40厘米左右的坑,坑内放满沙子,供鸵鸟休息和沙浴。
消毒与卫生
鸵鸟进场前要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进场后每隔10天左右消毒1次,消毒用药及方法可参照猪场消毒,但不能用石灰。
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饲料与喂养
鸵鸟是草食性动物,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可以选择玉米秸秆、稻草、紫花苜蓿等,精饲料则包括玉米、豆粕、豆饼、大豆粉、预混料等。
饲料配比应根据鸵鸟的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青草和干草的比例可以占鸵鸟饲料的60~70%,谷物和豆类的比例可以占20~30%,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可以占10%左右。
环境控制
鸵鸟场应规划好饲养区、孵化区、繁殖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场地通畅、整洁、安全。
场内的电源要求充足和稳定,场内应备有发电机,以免通电受阻时造成损失。
每个栏舍应设置约20平方米的遮阴棚,在棚下喂饲料以防日晒雨淋。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建设一个设施完善、环境适宜的鸵鸟养殖基地,为鸵鸟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养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