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和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1. 选址与准备
选择养殖田:选择排灌方便、保水好、田深一些的稻田,加固下田埂防止泥鳅逃跑,底部淤泥较多有利于腐殖质含量高,干旱时也不容易缺水。进水口和排水口要准备好,并覆盖网纱。
水质管理:泥鳅适宜生长的水体温度在10-30度之间,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需要采取措施如覆盖稻草或增加淤泥来调节水温。
2. 选种
田螺:最好在田中收集野螺,集中到养殖田里。选择颜色正常、有光泽、个头大、有活力的田螺。
泥鳅:购买种泥鳅要选择颜色正常、有光泽、个头大、有活力、精神状态良好的泥鳅,也可以捕捞野生泥鳅放养。
3. 放养
放养密度:一亩田放养5厘米左右的泥鳅8000尾,田螺1500到2000只。放养前田螺和泥鳅都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杀菌。
饲料:田螺主要吃浮萍、水草和螺狮卵,泥鳅可以吃田螺的排泄物,也可以人工投喂蔬菜、粮食、骨粉、鱼粉等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4. 饲喂
自然食物:螺狮使的水中浮游生物丰富,一些原生动物和水生植物都可以成为泥鳅的饲料。田螺产下的螺狮卵是泥鳅的主要饲料。
人工饲料:有时也可以人工投喂豆浆等饲料,特别是在自然食物不足的情况下。
5. 注意事项
防逃:养殖过程中要防止泥鳅和田螺逃跑,特别是在进水口和排水口要安装防护网。
环境:养殖区域应远离村庄、工厂等污染区域,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
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使用水质净化剂等方法。
6. 收获
泥鳅:养殖8~10个月,可收获泥鳅2000~2500公斤。
田螺:养殖8~10个月,可收获田螺3500~4000公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田螺和泥鳅的高效混养,两者互相为食,可以很好地生存在一个水生环境下,并且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和防逃措施,以确保养殖成功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