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鹿茸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技术:
选场建场
选择气候、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综合适宜的场地。
北方地区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点,山区可选择三面环山、南面临水或西北靠路的位置。
养殖方式
放牧饲养:结合野外放牧与圈养,放牧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饲料,降低成本,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需要根据鹿的年龄、性别分群,每群一般150头左右。放牧时间春季和早春放阳坡,晚春放阴坡,每天5~6小时;夏季选择背风向阳山坡或林间放牧,每天4~5小时。
圈养:在圈舍内进行饲养和管理,必须有充足的饲料,但成本较高。
半圈养:在饲料丰富的大面积场地内,利用天然屏障或人工建造大范围圈栏,进行大群养殖。场内有简易鹿舍和必要的饲养管理设备,此方式省工,饲养成本较低。
增茸方法
控光增茸法:建造简易塑料大棚,增加光照时间,使鹿提前脱角生茸。具体操作是在棚顶安装水银灯,从春季开始每天增加光照6.8小时~9.5小时,增加光照50天~60天,从而使公鹿头茬茸产量提高13.8%,再生茸产量提高2倍~3倍。
药物增茸法:使用腐殖酸钠添加剂,每日分3次给每头公鹿喂复方腐植酸钠0.2克,连续喂70天,可以提高鹿茸单产17%。
鹿舍高燥向阳法:鹿舍要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地方,占地面积每头2平方米~3平方米、运动场8平方米~10平方米,以防鹿跳出。
饲养管理
合理饲喂:确保饲料营养均衡而又充足,促使鹿良好生长。饲料中应包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
适时收茸:根据鹿茸的生长情况,掌握适宜的收茸时机,确定鹿茸种类,以提高产量及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山西鹿茸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