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海鲈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准备
池塘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和交通方便。
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m深,施用肥水产品肥水,待水变肥后即可放养。
鱼苗暂养淡化培育
鱼苗选择: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选择规格整齐、健康无病、游动活泼的2-3cm鱼苗,避免“黑身”鱼苗。
鱼苗放养:放养时间在上午10点至13点,使用水桶盛装鱼苗放入水中,使其缓慢游进围网。放养后下午5点开始喂食,先用淡水或水蛛投喂,逐渐过渡到膨化料。
淡化方式:包括网箱淡化和池塘淡化。网箱淡化是将鱼苗放入盛有与购苗地区同盐度海水的水泥池中,逐渐降低盐度至0.5‰以下。池塘淡化则是将未淡化的鱼苗放入淡水池塘中,通过逐步加水调整盐度。
鱼种培育
鱼种池选择亩左右的池塘,水深1米-1.5米。放养前半月进行清塘消毒,注水60厘米,每亩放发酵粪肥150公斤-300公斤。
夏花下塘密度为10尾/平方米-15尾/平方米。鱼苗入池后每天加高水位10厘米,直至水深1米-1.5米。通过人工诱食、驯饵使其渐渐转食,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0%。
成鱼养殖
池塘养殖:池塘面积以1500平方米-5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米-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投喂管理:每天投喂两次,主要饲料为鲜野杂鱼和冰冻海鲜。随着鱼苗的成长,逐渐增加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水质调节:定期更换池塘水,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和水质恶化。每天巡查池塘,及时捞出死鱼,保持池塘环境干净。
疾病防治
定期使用0.4ppm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
每月将土霉素、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淡化海鲈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稳定、合理投喂和及时消毒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