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牛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水供应
确保小牛始终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以满足其生理需求。水源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并清洗饮水设施。
饲料选择与调整
夏季牛的食欲可能下降,因此需要针对牛群的情况,选择高质量、易消化的饲料。可以适当增加青贮料和优质青草的供应,避免过多的精料和浓缩饲料,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饲喂管理时段
在夏季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中午至下午时分进行饲喂,以减轻牛只消化系统的负担。最好将饲喂时间安排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确保小牛能够充分摄取营养并避免热应激。
防暑措施
提供合适的栖息场所,如树荫、遮阳棚或凉亭等,为小牛提供避暑的环境。同时可以安装喷雾降温设施或设置喷水装置,给小牛提供凉爽的湿气。
驱虫防蚊
夏季是许多害虫滋生的季节,如蚊虫、蝇类和蜱虫等。及时清除饲养场周围的积水,做好驱虫措施,使用合适的驱虫剂或驱虫器具,保持小牛的舒适和健康。
注意日照与通风
确保圈舍有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通,避免小牛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有必要进行合理的防晒措施,如搭建遮阳篷或利用树荫,以减少酷热天气对小牛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新生犊牛的护理
确保呼吸,犊牛出生后应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粘液擦净,尽快使小牛呼吸,然后再擦干其他部位,或让母牛舔干犊牛。脐带消毒,尽早吃奶,犊牛出生1小时内应吃到2公斤左右初乳,在出生6小时及12小时还应分别饲喂2公斤初乳,以后几天按体重的1/5~1/4的喂量,每天喂2~3次,每次1.25~2.5公斤,奶温一般应在37℃左右。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正确哺乳。初乳期后到30~40日龄以哺喂全乳为主,喂量约占体重8%~10%,之后随着采食量增加逐渐减少全乳的饲喂,约在90日龄左右断奶。饲喂方法有奶瓶饲喂和奶桶饲喂。奶桶饲喂:办法是用手指蘸一些牛奶然后慢慢引导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使用奶瓶饲喂比让小牛直接从奶桶中吃要好,可减少腹泻和其他消化紊乱的发生率。初乳饲喂方式最好采用奶瓶饲喂法。大多数农户犊牛出生后不用奶瓶,用小桶或盆为犊牛哺乳,结果犊牛出现消化不良和下痢现象,因为用小桶或盆喂奶,犊牛的某些消化器官得不到锻炼,瘤胃微生物区系难以建立,因而易导致犊牛消化道疾病发生。训练采食。犊牛出生后7天开始训练吃犊牛开食料,10天后即可开始吃少量干草,让犊牛尽早采食高质量柔嫩干草,可以刺激犊牛瘤胃的发育。
架子期与育肥期
犊牛断奶后至七八百斤为骨架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一阶段最好采用散栏放养的饲养模式,同时需要注意钙磷等营养物质的补充。也可以不分阶段选择直线育肥的模式,如果选择直线育肥,这一阶段还需要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补充。
环境管理
保持圈舍内干燥、清洁,并且还要保持圈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牛出现应激的情况。同时我们还要为牛提供充足的休息空间和活动空间,保证牛的身体健康。
健康管理
定期为牛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增加牛的抗体,防止牛的疾病发生和传播。
记录管理
做好牛的详细记录管理工作,发现牛的身体健康问题。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养殖小蓝牛,确保它们健康、快速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