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300只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例如林地、河滩、山坡、草地、荒地等。场地应具备环保监测认证,并具备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和干燥等条件。
鸡棚舍修建
在放养场地内建造一定数量的简易鸡棚,供鸡只休息和避风雨。鸡棚的尺寸一般为宽5米、高2米,并根据需要确定长度。
围栏的修建
在鸡场周边设立围栏,围栏高度为1.5米,每隔2米设立一个木桩,然后将塑料网或钢网固定在木桩上,形成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1000~3000只。
设备、料桶和饮水器
根据饲养鸡只的数量,在鸡棚外部配置适量的料桶和饮水器。通常是每50只鸡只配备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
放养与管理
初次放养:雏鸡出生后约1个月左右,体重达到0.25~0.3千克,并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将雏鸡分批放养到山坡草地上。放牧地点由近到远,放牧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初几天的放养中,可以在补饲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止应激。
饲料投喂
散养的鸡一般自己寻找食物,圈养的鸡主要喂一些玉米、小麦、米、高粱、蚕蛹、鱼粉等。每天一般投料3次即可。
疾病防治
每天定期清理鸡粪,定期给鸡舍消毒,不喂变质的饲料和饮用水,并且控制好养殖密度。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疫苗接种和药物的预防程序。
适时销售
适时销售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效益。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的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品种比较适宜。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以确保养殖效益。
饲养管理
雏鸡饲养:温度控制、饮水管理、饲养密度、日常管理、防疫管理。雏鸡对温度要求较高,1-3周内要保持32-35℃的环境温度,并逐渐降低温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300只鸡,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