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大鹅怎么养殖

家禽大鹅的养殖方法如下:

鹅舍建设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宜。

可以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也可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沟、河边围养。

采用转木结构的鹅舍要特别注意夏季通风散热问题,前后墙需要设置上下两排地窗,下排窗户的下缘以距地30厘米为宜。

育雏管理

育雏密度及湿度: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挑选雏鹅:挑选健壮的鹅苗,特征包括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饮水和开食: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温度和湿度控制:幼雏期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育成期鹅成长最快,要特别注意营养和粗精饲料的搭配。产蛋期为了提高受精率,公鹅和母鹅需要按1:4的比例来分组饲养。

饲料管理

谷实类包括玉米、稻谷、大麦、小麦及麦秕,糠麸类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糠等,块根、块茎和瓜类如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红薯等。

雏鹅开食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破壳后第四周开始进入育成期,此时鹅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冬季鹅经过40-50天的饲养,体重达2.5公斤,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30天,鹅体重可达5公斤。

疾病预防

预防疾病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鹅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疾病的影响。要坚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合理安排疫苗免疫接种计划表。

在发现疾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和治疗措施,避免疾病扩散。

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

育雏前期:做好保温、防湿和开食工作,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

育雏后期:逐渐降低温度,增加饲料中粗饲料的比例,促进鹅的消化和生长。

育成期:注意营养和粗精饲料的搭配,促进鹅的骨骼和肌肉发育。

产蛋期: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保证公鹅和母鹅的比例为1:4,增加光照时长,促进产蛋。

修产期:进行人工换羽,喂食高蛋白的精饲料促进羽毛快速长出。

放牧与圈养

圈养:场地包括房屋、陆上运动场、水面运动场三部分,饲养管理方便,产量高。饲料要营养均衡,可以拌料添加小牧侠:维矿剑客,来给鹅群补充全面丰富的营养物质。

放养:白天以放牧为主,让鹅群在室外觅食,晚上赶回圈舍补充饲料。30日龄以上的鹅可以全天吃草,牧场要有好的草料和干净的水源,每天放牧两次,每次4.5小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家禽大鹅,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