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批量养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田间粗放养殖
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或旱田改为水田,要求有0.5%-1%的坡度,并在较高一端设进水口,低一端设排水口,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培养基:蚓田内沿田埂边缘开挖环形沟,培养基要耙平,使培养基淹水深度一致,进出水口设置合理,避免死角。
饵料与投饲:水蚯蚓主要取食泥中的有机腐屑,饲料可以选择畜禽粪、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投饲应少量多次,3天左右投喂一次,每次每亩投粪肥50-100千克,对水搅成糊状全池泼洒。
大棚养殖
大棚建设:大棚养殖比较适合红蚯蚓,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建造大棚,包括控温车间、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车间、成品仓库、成品化验室等。
温度管理:大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0-27℃左右,这是蚯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
工厂化养殖
设施要求:工厂化养殖的成本较高,需要搭建专门的控温车间、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车间、成品仓库、成品化验室等。
高密度养殖: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例如种蚓每平方米5000条左右,蚓茧孵化每平方米2万个左右,1月龄幼蚓每平方米3万条左右。
箱筐养殖
制作箱筐:可以使用竹、荆条、藤条、木材、塑料等材料制作箱筐,箱筐底部和侧面需要有排水和通气小孔。
箱内装料:箱内装料不宜太多,一般用比较松软的园土或园土掺些锯末进行养殖。
放养蚯蚓:挑选优质的蚯蚓放到箱筐中,放养密度根据蚯蚓品种和生长阶段而定。
投喂饲料:蚯蚓食性广,可以投喂各种植物残体、腐殖质、腐烂动物和生活垃圾。饲料需要先进行堆制发酵,保持湿度在70%-80%,每天进行通风3-4次。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如田间粗放养殖适合初学者,大棚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且想提高产量和效率的养殖者。
注重温湿度管理:蚯蚓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在20-27℃之间,湿度保持在70%-80%,并注意通风。
合理投喂饲料:饲料要保证新鲜、多样化,定期清理蚓粪,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及时分池: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应及时进行分池养殖,避免密度过大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蚯蚓的批量养殖,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