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蛭怎么留种了

水蛭养殖留种的方法如下:

选择个体大且生长健壮的水蛭:

早春放养的水蛭到9~10月份已长成,可以选择这些个体大、生长健壮的水蛭留作第二年生长繁殖。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留0.25~0.5千克的水蛭。

健康活力强的水蛭:

将水蛭集中在水池或脸盆等器皿中存放,经过5个小时后,水蛭会自然舒展。受伤的或活力不强的水蛭会下沉,将吸附在池壁边缘的水蛭集中捞起来,投入器皿中,20分钟后向水蛭吹气,活力强的水蛭会立刻反应,头部回缩。这样选择可以确保水蛭是健康且活力强的。

越冬留种:

水蛭越冬后,气温降至10℃以下时,水蛭会停止进食。此时应选择个体大且健壮的水蛭留作种用,将其集中投入到育种池内过冬。

养殖池环境条件:

新建的水泥池在投放种蛭前,需要经过20天的淡化处理,以降低池体的碱性物质(如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确保池内环境适宜水蛭生长。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条种蛭。

投种放养:

种蛭的来源可以是捕捉、购买或自繁。在投放种蛭时,要确保养殖池环境条件平衡,逐步加大投种量。例如,标准化集约精养池塘每亩水面积可投放种蛭2000条。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选择并留种水蛭,为第二年的养殖提供良好的种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