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山鸡,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场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且有丰富天然植被的山地。
合理划分区域,包括生活区、育雏区、放养区和隔离区。
育雏区要搭建温暖、干燥且能良好调控温度的鸡舍,温度控制在32-35℃左右,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逐步降低温度。
放养区要围好栅栏,高度建议在1.5-2米左右,防止鸡走失和天敌侵袭。
隔离区用于安置生病或疑似染病的鸡只,避免疾病传播。
鸡苗选择与引进
选择正规、口碑好的种鸡场购买鸡苗,查看鸡苗的精神状态、眼睛和羽毛状况。
引进时注意做好运输防护,确保箱内温度、湿度适宜,密度合理,避免鸡苗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科学饲养管理
饮食搭配:主要使用地里生产的粮食蔬菜,搭配少量有机饲料。粮食方面可以选用玉米、稻谷、小麦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殖密度控制在5-8只左右,具体根据养殖场地大小和条件调整。
饮水供给:保证每天定时供水供食,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
饲料配方:根据山鸡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成分全面,满足生长和产蛋需求。
防疫措施
保持圈舍清洁,每周用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喷到山鸡身上。
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刷洗一次。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传染病,如白痢、大肠杆菌等。
减少应激
饲养棚内保持安静和有序的管理,减少外界干扰。
饲养人员工作服要相对固定,谢绝外人入内参观。
其他管理
设置产蛋窝,提供足够的产蛋环境,避免山鸡在无干扰的暗处产蛋。
勤拣蛋,防止啄蛋癖,每天产蛋高峰期每2小时拣蛋一次。
科学配料,繁殖期间饲料营养成分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山鸡的养殖成功率,确保山鸡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