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秋季怎么养殖最好

番茄秋季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种

选择耐高温、耐寒且早熟的品种,以适应秋季温度变化。

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如使用磷酸三钠和高锰酸钾溶液,以打破休眠期并预防病毒。

提前处理种床

翻土、松土并灌足底水,确保土壤松软。

使用药剂对种床进行消毒。

播种

适宜的播期为7月底至8月初。

播种前3-4天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然后用30℃温水浸种3小时,置室温下催芽。

育苗

出芽后播于准备好的育苗畦内,苗畦周围立竹竿搭成凉棚架,覆盖草帘遮阴降温。

出苗后及时分苗,保持苗距12-13厘米,并在缓苗期间注意防治蚜虫。

定植

定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前几天施足底肥,做成1.5米宽的畦,每畦栽4行,株距30厘米,栽后浇水。

中耕、追肥、灌水

定植后及时划锄中耕,7-8片叶时浇1次大水,然后中耕蹲苗。

第一穗果坐住后即开始追肥,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随后浇大水。

每坐住一穗果后结合浇水追1次肥,每亩每次用尿素15-20公斤或硫酸铵30-4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

搭架、蘸花保果

采用单秆整枝法,除主秆外,所有叶腋发生的侧枝全部及早摘除,每穗留4-5个果,多余的花果全部去掉。

9月中旬后,夜间温度偏低,不利于番茄授粉、受精,可用2,4—D或番茄灵蘸花提高坐果率。

摘心、疏花、疏果

当所留结果枝达到一定果穗数及叶片数时,将顶端生长点摘除。

温度管理

温室内应保证昼夜通风,白天温度不高于35℃,夜间温度不高于26℃。

9月下旬以后,夜间温度低于13℃时,应关闭风口进行保温。

光照管理

及时清洁膜面,减少积尘,增加透光率。

阴天后的暴晴天,适当进行遮阳,避免植株受到生理伤害。

水肥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灌溉,降低空气湿度。

9月下旬以后,适宜浇水时间为上午,每5-7天浇水施肥一次,控制水量在8-10方/亩。

进入10月份以后,每7-10天浇水追肥一次,10月下旬后延长浇水间隔至13-15天,并随水冲施高钾肥。

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多余的花果和侧枝,确保每穗果留4-5个。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秋季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