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孵化龟苗怎么养殖

个人孵化龟苗并进行养殖的步骤如下:

自然孵化

方法一:在亲龟池向阳的墙脚下挖20~40厘米宽、20厘米深的砂坑,用黄砂填平,将龟卵按1厘米距离排列,保持湿度,由太阳照晒增温,50~60天出稚龟。

方法二:在亲龟池周围堆若干小砂堆,让种龟夜间爬上岸在砂堆处挖穴产卵,自然孵化,约50~70天出幼龟。

人工孵化

将采回的龟卵放在高25厘米的木箱中,箱底钻若干小孔,底铺15~20厘米砂,将龟排在砂中,再撒2厘米厚细纱,砂上盖湿毛巾,保持室内湿度25~35度。

空气干燥的晴天,每天向砂洒水1~2次,空气湿度大时可减少洒水次数。箱上盖湿布,防止稚龟逃跑和敌害侵袭。

50~60天稚龟出壳,出龟率达90%以上。

养殖环境

土地:水深1~1.5米,池底坡度1:2或1:3,设进出水口。池内放养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芦遮荫,周围砌0.5~1米高墙,墙内留空地或小岛,岛上堆积砂供乌龟产卵。

水泥地:池深1.3~1.5米,水深0.5~0.8米,泥土20厘米,设进出水口,池中设小岛,岛上长杂草,草丛中放砂堆。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5~7只,最多不超过10只。

水质要求

水源应无有害污染,定期监控和调理水质,防止有害物质产生,保持水体清晰度和透明度,降低氨氮,增加溶氧,利用藻类植物。

无公害仿生态环境

龟鳖池周围种植小草和小树,铺上沙带,调节气温,供龟鳖夏天上岸遮阴和产蛋。

池中植入水葫芦或水浮莲,吸收有害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抑制氨氮浓度,控制水体肥度,提供栖息和晒背场所。

池中套养罗非鱼、鲫鱼、鳜鱼和黑鱼,每平方米约放养1~2条,加速有机物分解,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水位要求

草龟喜水,小苗时水深过背即可,深水养可考虑在水中搭“陆岛”。

换水次数

部分换水:用虹吸管吸出缸底污物,加入同温新水,每周2~3次。

全部换水:将水全部吸出,清洗缸壁和底沙,更换新水,两周至一个月一次,水质变化时随时换水。

水温要求

成龟和稚龟在不同温度下生长速度不同,一般适宜水温为23℃~32℃,稚龟最适生长水温为26℃。

喂养管理

出壳后的稚龟应单独饲养,投喂熟蛋白、蛋黄、碎鱼、虾等精细饲料。

稚龟越冬可放在室内小木盘中,盘内放砂和细纱,适量喷温水。

成龟食性广,可投喂小鱼、小虾、螺蛳、蚌肉、蔬菜、昆虫等,春秋两季每天投喂一次,夏季早晚各一次,冬季少喂或停喂。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孵化并养殖龟苗。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合理的饮食,以保证龟苗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