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苗该怎么养殖的

养殖鲶鱼苗子的方法如下:

选择养殖地点和池塘条件

选择有干净水源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保水性要好,不要透水。

池塘面积和深度要适中,一般一亩池塘可投放20000尾鱼苗,鱼苗规格要统一,放养密度为500尾。

池塘消毒和培肥

在放养前两周放掉池塘里的水,然后用生石灰溶液清洗全池,浸泡一周以后,再洗刷干净池塘。

灌清水浸泡池塘直到放养前2天,放养前鱼苗要在淡盐水或其他消毒溶液里浸泡20分钟进行杀菌。

在放养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浮莲,起到遮阴、防逃及调节水质的作用。池水须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须换掉1/3池水。

鱼苗投放

放养时间在晴天为宜,一般亩放养3厘米长鲶鱼苗种6000~1万尾。

在投放鱼苗前,做好鱼体消毒,将1公斤盐用30公斤水稀释后将鱼苗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方可放苗。

科学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完全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2天左右卵黄开始慢慢消失,仔鱼能够正常进行水平游动时,便可下塘开口吃食。

鱼苗开口饲料可用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生物。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用纱布包好,在盛水的盘中挤压蛋黄,使其形成蛋黄颗粒水浆全池泼洒。

随着鱼体不断长大,可投喂水蚤、蚊幼虫、水蚯蚓、蝇蛆及各种小家鱼苗,或喂些蚕蛹粉、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饲料等。投喂量以下次投饵前池中略有剩饵为宜,避免因投喂不足导致鱼苗间互相残食。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长期微流水效果会更好。

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氧,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增氧机增氧以防死鱼。

疾病防治

病毒性烂鳍病、寄生虫病、肠炎病、黑体病和气泡病是常见的鲶鱼疾病,要加强疫病防控,定期消毒,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摄食驯化

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鲶鱼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鲶鱼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鲶鱼苗子,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