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眼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采光佳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但需要有反射光线。
养殖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地方。可以使用塑料网将周围全部围绕起来,以防青蛙逃脱。
养殖池建造
养殖池的大小应根据养殖的青蛙种类和数量来决定。小型蛙类如树蟾、面天树蛙可用1呎缸,中型蛙类如蟾蜍、泽蛙、白颔树蛙需2呎缸,大型赤蛙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线蛙可用3呎缸。
养殖池应分成休息区、喂食区等,并在休息区种植植物,以便青蛙乘凉。池底一般以泥土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
盖子设计
养殖小型蛙类时,盖子必须密合,最好加装纱网,防止青蛙逃出。
使用较大型缸子时,可以在盖子上做一个小门,方便喂食时取下盖子,同时防止青蛙逃跑。
垫料选择
可以使用砂石或泥土作为垫料,前者方便清洗,后者更贴近自然环境,种植植物效果佳。也可以两者兼用或都不使用,但需放置供青蛙躲藏的地方和小盆栽,保持湿润。
水源与水质管理
确保水源充足且清洁,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可以使用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在每个大池的对角。
饲料与喂养
青蛙在最初生长阶段十分脆弱,需注意水质管理,选择距离水源近的地方。
初期可喂食大豆渣或鱼粉,一周后喂食较小的虫子,若青蛙进食能力差,可将虫子剁碎后喂食。随着青蛙生长,可以逐渐增加饲料种类和复杂度。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养殖池,注意观察青蛙的活动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过度拥挤和高温,减少疾病的发生。
繁殖管理
选择体格健壮、性成熟的种蛙进行交配,控制好水位和光照,调节水温在20℃以上。
产卵池应铺细目网,产卵后及时将卵块移至孵化池孵化。孵化期间要保持水位稳定和适宜的水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大眼蛙,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