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对虾育苗的关键步骤如下:
场地选择与清塘消毒
选择沿海沙泥底或靠近淡水供给处建池。
清塘消毒,使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并加投生石灰以调节pH值。
培养基础饵料
进新鲜海水并消毒,施入复合肥、海水植物生长素等无机肥。
水色以黄绿色或茶褐色为好,透明度30—60厘米,pH值控制在8.0—8.6。
虾苗选择及放养
选择群体发育整齐、个体大、体表光洁、肌肉不混浊、活力强的虾苗。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模式(粗养或精养)而定,一般粗养池放1—1.5万苗/亩,精养池3.5—4.5万苗/亩。
放苗前要调好池水的水质,使水环境力求与虾苗池接近。
水质管理
经常检测水环境的各项指标,根据需要适当换水、施药物。
定期用二氧化氯或季铵盐消毒,药性过后投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种。
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50厘米,pH值控制在8.0—8.5。
科学投饵
饲料选择要与天然水体饵料种类相近,蚤状幼体以单胞藻饵料为主,糠虾幼体直到出苗以轮虫、卤虫幼体为主。
养殖过程中根据虾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加些营养添加剂或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的药物。
增氧机配备
增氧能力要适中,一般10亩池塘配备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确保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毫升/升以上。
疾病预防
幼体期要预防各种病害,可用香连溶液清洁虾体,配合各种药物消灭细菌真菌。
定期使用水质调节剂,保持水体清洁,防止有害生物滋生。
适时放苗与淡化
放苗时间在4月底至6月初,放苗密度10-12万/亩。
采用塘口分散渐进淡化标粗技术,将虾苗淡化至2厘米左右再放入池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南美对虾育苗的成功率和养殖效益。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条件和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养殖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