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池准备
面积:养殖池的面积通常在10-30亩之间,具体大小根据养殖规模和资源条件而定。
消毒:在放养鱼苗之前,养殖池需要彻底消毒,可以使用盐水浸泡鱼苗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水深:水深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鱼苗投放
时间:通常在五月中下旬投放鱼苗。
密度:鱼苗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成鱼放养密度为0.4-0.5尾每平米。
饲料:鱼苗刚投放时,主要喂食豆浆等易消化的食物,随着鱼苗适应环境,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如糠、麦麸等,以及水生的浮游生物。
饲养管理
喂食:白鲢鱼是滤食性动物,主要吃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投喂饲料,保持水质肥沃。
施肥:放养前每亩投放500-700公斤腐熟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之后还要适当施肥。
水质管理: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水,减少病发率。
巡塘:经常巡塘,观察鱼的动态和水色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轮捕轮放
轮捕:在夏秋季节进行捕捞,通常在下半夜、黎明或早晨进行。
轮放:捕捞后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防止鱼浮头,并根据需要重新补苗。
病害防治
定期消毒: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水质优良。
防治病害:注意防治烂鳃病、寄生虫、肠炎等常见病害。
养殖设施
陆基桶圈养:这种模式不受水源和场地制约,室内室外均可养殖,且水质可随时监控、净化、循环和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白鲢鱼养殖户可以有效地进行白鲢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