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殖大棚的通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措施:

看温度

通风应在棚内温度高于适宜于具体蔬菜生长的温度时进行,以免因放风后室内温度过低对蔬菜造成冷害或冻害。

在棚内温度二次提高到28℃以上时,应准备第二次通风,将风口敞开8—10厘米,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品种可敞开6—8厘米即可。

注意放风量

通风应坚持从小到大、由少到多、顺风向放风的原则。

关闭放风口时则应该由大到小、由多到少逐步进行,防止冷风直接吹向棚内蔬菜植株,导致温度忽高忽低。

把握好通风时间

通风换气的时间一般应在棚内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较大、光合作用加快时进行,一般在晴天的上午揭帘后1~2小时开始进行。

在浇水施肥或喷洒农药后,由于湿度增大,也应短时通风。

在阴雪天气,当室内相对湿度大,二氧化碳出现亏缺及有害气体积累的情况下,也应该进行短时间揭帘放小风。

看天气

晴天时,应选择“晚通风、早盖棚”的原则,早上把棚拉开后,1个小时后将上风口掀开3厘米左右,在上午10点半到11点左右进行通风。

阴天时,通风不能过早,最好是在12—14点之间,放风口大概在6—8厘米,10—15分钟后关闭,半小时后再打开一次,如此进行两三次。

大风天气时,应增加放风绳的密度,使用摩擦力较大的宽布条,并固定好,防止风口被风吹合。

设置缓冲膜

在放风口下设置缓冲膜,可以防止棚外杂草、尘土等进入棚中,同时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放风口下的蔬菜上,引起蔬菜叶片的“干边”和果实的“皴皮”现象。

设置缓冲室

大棚的入口处也是一个较大的放风口,应在棚口设置棚膜,以作缓冲通道。

其他辅助措施

使用遮阳网、湿帘风机、微雾降温等方法辅助降温。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调整通风时间和量,保持棚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养殖大棚的通风,确保蔬菜健康生长,同时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