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稻草的养殖方法如下:
材料准备
稻草: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稻草,切成16.5~20cm长。
辅助材料:干牛粪、麦皮、米糠(各2.5kg/50kg稻草),茶饼粉(0.5kg/50kg稻草),石灰(1.5kg/50kg稻草)。
堆肥制作
将切好的稻草浸泡在水中,然后与干牛粪、麦皮、米糠、茶饼粉和石灰混合均匀。
将混合物堆成1m高堆,用薄膜覆盖,3天后翻堆补水,继续堆肥4~7天,直到堆肥变黑且散发出发酵气味。
土壤准备
发酵后的堆肥与肥土按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1%的石灰和1%的茶饼粉,拌匀后加水调至含水量60%左右。
用塑料薄膜覆盖发酵3~5天,直到土壤表面呈现湿润且松散的状态。
播种
在准备好的土壤上铺上一层1.5~3cm厚的培养料。
将温度提高到60°C维持12小时进行消毒。
室温降至35°C左右时,将培养料压实,均匀播撒菌种,每50kg稻草使用3~5瓶(750ml装)栽培种。
播后再次覆盖1.5~3cm的培养料并压实。
管理
播种后5~6天,在表面均匀撒上1cm厚的发酵床土。
之后按常规管理,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通风。
收获
这种方法栽培的稻草,每50kg草可以收获鲜草菇7.5~10kg,高的可达15kg。
建议
通风与湿度:在堆肥和土壤发酵过程中,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潮湿,以免影响发酵效果和植物生长。
温度控制:在培养料消毒和播种后,需要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促进菌种生长和发芽。
定期翻堆:定期翻堆可以保证堆肥的透气性和均匀发酵,避免发生厌氧发酵产生有害物质。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成功地在盆栽中养殖稻草,并收获美味的草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