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买虾进行养殖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池塘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池塘底部应有淤泥,以提供天然饵料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在放苗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以杀灭潜在的敌害生物。
池塘准备
池塘应挖有十字形的收虾沟,便于秋后收虾时在沟内收虾,方便垂钓。
池塘的水深应保持在1.5-2米之间,四周坡度大,水质要清洗且排灌方便,还要栽培水草。
施肥和饵料培育
虾苗放养前,用筛子过滤,每亩施基肥或尿素,培育基础饵料。
在放苗前,池中应施肥使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
放虾苗
水温稳定在华氏温度时放虾苗。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每亩池塘放养量在数万至数十万尾之间。
投饵
虾苗在初期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后期投饵辅以鲜鱼贝类。投饵应遵循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并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进行调整。
注意在晚上喂食,因为虾通常在晚上比较活跃,饲料要足量,否则饲料不足时,虾会自相残杀。
调水防病
虾苗放养后,逐步加水,每周加米。炎热季节每次更换水表。保持水质清新和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氧量、氨氮等,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捕捉
虾长到一定规格(如100克)就可以捕捉。可以使用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捞,注意不要伤害虾。
防病治病
定期消毒,增强虾的免疫力。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敌害防范
定期检查池塘,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如鱼类、蛙类等,防止其对虾的生长造成影响。
日常管理
每天巡池1-2次,观察虾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和敌害生物的活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要做好养殖记录,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自己养殖虾的成功率。建议在开始养殖前,先学习相关知识和经验,可以找有经验的养殖高手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