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养殖沼虾

沼虾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2米以上、坡比1∶2.5的池塘。

池塘面积建议在4-10亩之间,池深2-2.2米,底质以沙壤土为好,并建有饲料平台。

池塘中要有一定面积的水草,如轮叶黑藻与伊乐藻。

清塘与消毒

新建池塘需用氯制剂、碘、溴及二氧化氯、季胺盐等水产药品消毒,然后蓄水培育微生物。

老池塘必须进行清整,除去淤泥,设置隐蔽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经阳光曝晒后,再进行蓄水养殖。

种苗培育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早繁虾苗,5月至8月中旬养殖前茬罗氏沼虾,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养殖第二茬罗氏沼虾;或6月至9月养殖罗氏沼虾,10月至第二年5月养殖青虾。

虾苗放养前,应先清除池塘过多淤泥,对塘堤和进排水涵闸进行修正,然后按常规模板进行清淤消毒,注水并施肥。

放养

放养季节:小沼虾最喜欢的季节是水温稳定在18℃以上的五月初,寒潮过后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放苗。

放养密度:根据水质好坏、水源是否充足、是否有增氧设备、池深浅与隐蔽物多少来确定放养密度。一般1厘米以下的苗种以专池培育为好,不宜放养于大池塘自然养殖。放养规格2-3厘米的幼虾放养相对密度为3-5万尾1亩。

饲料投喂

饲料种类:包括植物性饲料(如麦粉、豆饼、菜饼、芜萍、水草)和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鱼肉、螺蛳、蚌肉、红虫、家禽、内脏)以及配合饲料。

投饲次数与时间:每天至少要投饵两次,避免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最活跃的两个时段是早上8:00-10:00和傍晚16:00-21:00,要抓住时机投饵。投饵量要根据生长阶段与水温综合确定,每隔十五天调整一次用料计划。

水质管理

罗氏沼虾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因此要高度重视水质的调整和操纵。虾苗入池后1月维持水位线在40-60cm,之后慢慢加重水位线,8-9月加至深刻。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活、嫩、爽”,定时增氧,保持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使用生物活菌如“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克隆菌”等均有较好的水质调节作用。

病害预防

定期使用消毒剂,如生石灰、溴、氯、碘制剂以及季胺盐等消毒,用量依据水产药物说明书进行,一般为10天~15天使用1次。

在饲料中可适当加入“脱壳素”Vc、Ve及生物活菌(酵母菌、克隆菌)或者中药,如:“三黄素”即大黄、黄芩、黄莲等合剂,加饲投饵,预防疾病的发生。

收获

根据虾的生长情况,适时起捕。一般6月至9月养殖罗氏沼虾,10月至第二年5月养殖青虾。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沼虾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