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黑鸡苗怎么养殖的

养殖黑乌鸡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鸡舍建造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鸡舍的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主要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其主要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这种鸡舍在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比较合适。

选种与繁育

选择正宗的乌鸡亲种,选择个体健康、健壮、行动灵活、冠子颜色正常、体毛有光泽、精神正常的。一般繁育时间在春天,大概3月到4月,温度回升之后,或是夏末秋头时节,温度不算太高时繁育,这是容易成活。但只要能够创造人为条件,四季都可育雏。

饲养管理

育雏期:育雏期为30天,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黑毛乌鸡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前期增重。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2000∶1的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喷洒消毒,再把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同时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是1周龄内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4℃至32℃,湿度为65%至60%;1至2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2℃至28℃,湿度为65%至60%;2至3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7℃至25℃,湿度为65%至60%;3至4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5℃至23℃,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

育成期:出壳苗鸡要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雏鸡在1日龄~5日龄、12日龄~14日龄、病多管理差的35日龄~37日龄各投药一次,每次3天~5天。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首选药物为恩诺沙星,用10%溶液100毫升溶于100公斤水中饮半天,或按每公斤体重用10毫克。

喂食与喂水

小鸡出壳后要先转移到保温箱中,保持恒温,等到可以站立稍稍行走有啄食现象时,可以喂食一些干净的水溶液,水中可以放一点高锰酸钾消毒,适应喝水后,再设置干净的饮水容器随时供水。前三天喂食软化过的碎米、玉米粉或是小麦等粮食添加上碎的熟鸡蛋,大概一百只鸡,加五个鸡蛋。喂食要在干净的容器内完成,大概一天喂食3次。过三天后五天内,喂食炒米和精饲料,一般由多种粮食和食盐、微量元素粉配置,逐渐增加到一天喂食4次。出生一周可以添加喂食一些切碎的蔬菜等青饲料,一天喂食5到6次。一周以后在饲料中加细沙增强消化能力。三周以后每天喂食降到三次。

卫生清洁

除了饮食要注意卫生外,鸡舍的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清理鸡舍,严格消毒,尤其在各类病毒爆发的高峰季节,更要加强鸡粪、残食、垫料的清理、更换工作,特别是在大规模密集养殖乌鸡时。

疾病防治

疾病预防应贯穿于整个饲养过程中。出壳苗鸡要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雏鸡在1日龄~5日龄、12日龄~14日龄、病多管理差的35日龄~37日龄各投药一次,每次3天~5天。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首选药物为恩诺沙星,用10%溶液100毫升溶于100公斤水中饮半天,或按每公斤体重用10毫克。

环境控制

鸡舍内部空气流通是鸡舍内部拥有新鲜空气的前提,也是控制鸡舍温工与湿度的重要举措。夏季湿度与温度高的时间,可以增加利用排气设备使外界的新鲜空气进入鸡舍内部,将鸡舍内部的污浊气体排出,同时降低温度与湿度,但是在冬天空气流动过大导致鸡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