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后的鸭蛋养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孵化前期(1-10天)
温度:保持孵化器温度、湿度和通风最佳状态,温度约37.8-38度,湿度适中,注意通风。
翻蛋:每2-3小时翻蛋一次,每天翻蛋8-12次,翻蛋角度为90度,使胚胎各处受热均匀。
检查:定期检查孵化器的状态,防止出现故障。
孵化期(11-26天)
温度:适当降低温度,湿度适当增加,促进胚胎发育。
翻蛋:继续每2-3小时翻蛋一次,每天翻蛋8-12次。
检查:随机取样检查胚胎发育情况,掌握孵化进度。
出壳期(27-29天)
温度:温度适当降低,湿度适当增加,保持接水盘清洁,以利水分蒸发。
管理:当鸭蛋孵化至26天时,将活胚蛋投入盘中,注意雏鸡采摘过早或过晚的问题。
育雏期(30-50天)
温度:1-3日龄保持24-27℃,4-6日龄保持在25-26℃,7-10日龄保持在24-25℃,11-20日龄保持在17-19℃。
湿度:室内湿度在80%左右。
光照:1-3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夜间熄灯1小时,以后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直到采用自然光照。
饲料:使用专门的育雏料,每日喂5次,注意饲料配比和营养均衡。
饮水:确保雏鸭随时有清洁的饮水。
消毒:定期对育雏室、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
放养期(50天后)
环境:确保放养环境安全、清洁,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
饲料:逐渐过渡到成鸭饲料,注意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疾病发生,适当进行运动,保持鸭舍干净。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鸭蛋的孵化和后续养殖,确保蛋鸭的健康成长和高产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