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鲫鱼和草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确保有稳定的水源供应,排灌方便。
水质良好:水质应清洁、无异味,pH值保持在6.5到8.0之间,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
交通便利:方便运输饲料和鱼苗。
阳光充足:有利于池水的温度调节和藻类生长。
池塘面积:根据养殖规模和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面积,一般10亩-200亩为宜。
增氧设施: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如3kW叶轮式增氧机,确保水中溶氧量充足。
投饲设施:根据池塘大小配备正压风送投饲机。
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剂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加注新水。
鱼种选择及放养:选择健康、无病无伤的鲫鱼和草鱼苗,规格整齐,放养时间一般在2月底之前。
鱼体消毒:鱼种下塘前进行严格消毒,可用食盐、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等消毒剂。
养殖期间管理
水质管理: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水温控制:保持适宜的水温在20℃至28℃之间,有利于鱼体的新陈代谢和快速发育。
增氧措施:定期检查水中氧气含量,必要时进行增氧处理。
饲料选择: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如专用鱼苗饲料或活饵,投喂频率每天3~4次,每次投喂量以鱼苗在15分钟内能吃完为原则。
养殖密度:根据水体大小和过滤、增氧设备的性能,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鱼苗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鱼,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清理水底的残饵、鱼粪及污物。
其他管理
巡塘观察:早晚巡塘,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活动状态以及水质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驯食管理:对鱼苗进行驯食训练,使其习惯在食台上吃食。
防逃措施:在池塘周围设置防逃网,防止鱼苗逃跑。
养殖计划和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养殖过程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鲫鱼和草鱼苗的养殖成功率,降低疾病发生率,增加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