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圈养
场地要求:圈养的地方可以是房子或棚子,场地需要包括房屋、陆上运动场和水面运动场三部分,围起来划定区域。
饲养管理:这种饲养模式适合饲养大群,管理方便,产量高。需要保证饲料和营养,特别是添加一些营养补充剂如小牧侠:维矿剑客和肥红剑客,以保证鹅群全面丰富的营养物质。
放养
白天放牧:白天以放牧为主,让鹅群在室外觅食,晚上赶回圈舍,并在晚上补充饲料。这种方法可以降低饲养成本,使鹅生长更旺盛、健康。
牧场要求:牧场要有好的草料和干净的水源,30日龄以上的鹅可以全天吃草,每天放牧两次,每次4.5小时,让鹅自由采食。
饲养时间
小鹅阶段:从小鹅到成年小鹅通常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小鹅食欲强,每天至少喂食两次。本土鹅生长更快,增重快,对饲料成本要求高。
大鹅阶段:大鹅食量更大,多养一天增加投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催肥。可以通过拌料添加肥红剑客来催肥,改善鹅的体型和毛色。
幼雏期管理
保温与环境:刚孵化的幼鹅需要保温,饲养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8-30℃,湿度控制在55%左右。随着幼鹅成长,每周降低温度2℃,直至适应自然环境。
开食:首次喂食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新鲜青草和适口性好的饲料。
洗浴:幼雏期避免水中洗浴,满一周后开始浅水洗浴。
育成期管理
生长发育:从破壳后第四周开始,鹅进入快速生长期,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骨骼。夏季要注意不过度放牧,加强疾病防控,及时接种疫苗,并在正常食量基础上增加2-3次补充饲料。
饲料与观察:注意饲料营养均衡,结合粗饲料和精饲料。通过观察鹅的粪便判断饲料搭配是否合适,适时调整。
产蛋期管理
营养与分组:保证鹅的营养供应,进行分组饲养,公母比例为1:4,以提高受精率。
放牧时间:早上在母鹅产蛋后进行放牧,鹅舍内铺设柔软稻草,促进集体产蛋并减少蛋壳破损。
光照管理:产蛋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自然光照不足,需人工补充,确保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3小时。
修产期管理
留好公鹅:农户养鹅一般是自繁自养,要选留好公鹅,公鹅好斗,编群最好在产蛋前,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骚扰,影响产蛋鹅受精率。
人工辅助交配:鹅喜在水上配种,受精率高。可以采取人工辅助交配法,提高种蛋鹅受精率。
鹅舍建造
水源:鹅舍应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方便鹅群饮水和洗浴。
排水:鹅舍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有利于排水,防止雨季积水。
房间设置:建造不同的房间,根据鹅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批饲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农村高效地进行鹅的养殖,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