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鸭怎么养殖方法

斑头鸭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维持适宜温度

斑头鸭体小绒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弱,育雏舍温度要求如下:

1~3日龄:28~30℃

4~7日龄:25~28℃

8~14日龄:22~25℃

15~30日龄:22℃左右

注意避免忽冷忽热。

控制鸭舍湿度

斑鸭喜水但怕潮湿,因此鸭舍要求清洁干燥。10日龄内相对湿度65%左右,10日龄后控制在60%左右。平时要勤晒、勤换垫料,特别是在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舍内湿度。

注意放水时间

第1次放水时间:出壳后24~26小时,可用小喷雾器喷点鸭身。

2~3日龄开始用水盆水浴法进行下水训练,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时间5分钟左右,水温最好不低于15℃。

7日龄开始进行水塘放水,每天3~4次,每次放水时间为5~30分钟。水质要求较高,应勤换水池水,7天内雏鸭每天换水1次,7天后每3~4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2~3天换水1次。

日常饲养管理

斑鸭食性杂,喜食小鱼、小虾、贝类、虫子、谷类和水草等,因此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品种多样。

开食一般在第1次喂水后15分钟左右进行,开食料可选用夹生米饭(需经清水淘洗后沥干)加10%葡萄糖饲喂,也可直接饲喂肉雏鸡破碎颗粒料。

随日龄增大,逐渐饲喂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略带腥味、便于啄食的颗粒饲料。要求粗蛋白20%以上,代谢能11.7~12.7 MJ/kg,钙、磷含量分别为0.9%和0.5%。

雏鸭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喂时要少喂多次,每次喂料前应先饮水。

放牧管理

半放牧式饲养:适用于蛋用型和兼用型鸭的主要方式。成年母鸭用于产蛋,不作种鸭用,被淘汰的小公鸭和成年鸭均作肉用。放牧场地可以是沟渠塘泊、水旱农田、湖边海滩等任何适宜它们活动的地方。放牧期间以采食各种动、植物性饲料和散落的谷粒为主,多在插秧前的冬闲田、插秧后禾苗长穗至孕穗前的绿秧田和收割后的茬田中放牧。在绿秧田中放牧鸭群,还能起到活泥肥田、助耕除草和消灭害虫的作用。

棚舍建设

鸭棚应设置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如溪边或稻田边缘,并确保良好的光线照射条件。鸭棚的高度、面积等参数应根据鸭群的生长需求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确保每个鸭圈的面积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个体,保障养殖密度的科学性。同时,应设置相应的运动场地,控制场地的面积与坡度,并保持鸭棚、运动场地与水源区域的紧密相连,为鸭群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斑头鸭,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