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土鸡的方法如下:
养殖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坡地、果园等适宜放牧的场所饲养。
放养地周围无大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山地坡度宜3~5度,最大不超过25°,光照好,绿荫,水源丰富,取水方便,水质达到人饮水标准。
品种选择
选择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中小体型的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养殖的土鸡品种,如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等。
鸡舍建设
鸡舍内的地面高度要比房子高25-35厘米,以防潮湿和疾病发生。
鸡舍屋顶可以盖稻草用于绝热和保温,东西墙壁应设有窗户,以方便夏季通风和冷却。
鸡舍应建在离市区不太远的地方,方便管理和销售,同时远离工业废气和有害污染物。
育雏期管理
育雏室温度保持在24~25℃,1周龄30~32℃为好,以后每周降低2~3℃,直到常温。
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光照数以23小时为宜。
育雏过程中要保持环境、饮水器、料桶的清洁卫生。
脱温期管理
3周后开始逐渐减少喂养时间,使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严冬寒冷季节要注意恶劣天气,确保鸡群健康。
放养期管理
当鸡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具备放养条件,进行自然生态饲养。
鸡群散落在放牧区域,自由捕捉昆虫、啄沙粒、寻找树上的嫩叶和果实。
每天补料2~3次,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严格防疫
按照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
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如鸡马立克氏疫苗、新城疫、支气管炎等。
饲料喂养
根据土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保证营养全面、充足。
在放养期,鸡群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
卫生管理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疾病的发生。
食物和水容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每日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生病或受伤的鸡只。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生态养殖土鸡,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同时提高鸡肉的品质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