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河边的鸭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苗
选择个头较大、活泼有神的鸭苗,这样的鸭子成活率更高,管理起来也更省心。
饲料与喂养
开食:买回后,初期可以用少量绿豆拌入米饭内喂养3-5天,然后逐渐过渡到半生米饭和凉水,7天后即可下水。
饲料种类:雏鸭阶段应选用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饲料,如熟米饭和小麦;成年鸭子则可以用五谷杂粮、青草和饲料混合喂养。
补饲:随着雏鸭的生长,要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的情况决定补饲,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
环境
鸭棚:搭建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鸭棚,周围围上高约50厘米的金属网,保持鸭棚干燥、通风,并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水源:鸭子属于水禽,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要良好,定期清理水塘或水池。
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条件和鸭子品种,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雏鸭阶段饲养密度应适当降低,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提高。
放养时间:雏鸭在破壳后的第一个星期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然后逐渐降低温度,直到一月后控制在16℃左右。
放养方法:每天早上10:00-11:00将鸭子放入放养区,下午2:00-3:00投放饲料,晚上补充一次饲料,并加强田地和园地的管理,防止天敌伤害。
日常管理
温度控制:保持鸭舍昼夜温度的温差不超过3度,避免中暑。
饮水管理:保证鸭子随时有清洁的饮用水,特别是在高温时要及时设遮阴棚,加强通风。
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消毒养殖舍,保持环境整洁、干燥,观察鸭子的生长情况、行为表现和排泄物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疾病防治
饲料质量:选用新鲜、清洁的饲料,避免饲料发霉变质,确保鸭子健康生长。
水源管理:定期清理水塘或水池,保持水质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河边鸭子,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