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棚砖墙的建造方法如下:
土地平整与放线
根据设计的日光温室平面图,使用托盘测量方位角,确定温室的四个角,并在温室的四个角埋设暗桩,然后确定山墙和后墙的位置。
筑墙
用于筑土墙的土可以是温室后墙外的土,也可以是温室前栽培面耕作层以下的土。如果使用大棚前的隐藏土,可以将耕作层挖出,放在一边,底部浇生土,一天后挖生土做土墙。根据土墙厚度,先用夹板固定,填入新挖的湿土,用土夯或电夯夯实,每层约20cm。捣实一层后,做第二层,直到达到要求的高度。山墙和后墙应该做在一起,而不是分段,以增强其牢固度。如果土壤粘度不够,可以掺入麦秸。有些地区土壤粘度很低,无法通过夯打来砌墙,这时可以在土里掺入一定量的麦秸和泥,做成土坯。土坯干了以后,睡在土坯墙上。砌墙时,土坯要用草泥堵得严严实实,墙的内外都要抹上草泥。砖墙施工时,应先夯实基础,然后才能砌墙。施工时砂浆要饱满,砖缝要勾好,灰面要抹平。墙体内外都要抹灰,避免漏风。砖墙与地板之间的空鼓不能太大或太小,一般空洞的宽度在5-8厘米之间。每隔3-4米,各层之间要用砖连接,提高墙体的牢固度。空心墙可以填充炉渣、珍珠岩和麦秸,也可以什么都不填充,只留空气用于隔热。没有填充物的空心墙必须没有裂缝。砖开盖时加盖30cm泥糠,使后墙与后屋面紧密连接,提高保温性能。
埋柱与屋架
根据图纸确定每根柱的位置,并用石灰标出。挖一个30-40cm深的坑,用石头做柱脚,防止柱下沉。
基础与墙体材料
养猪大棚的基础设计简单,一般开槽深度在30-40公分,然后打一个20公分的三合土垫层,10公分水泥垫层后直接是一个20公分的水泥浇筑的圈梁。砖墙一般采用24墙体,厚度不少于1.2m,内层为50cm的吸热层,中空为80cm,外层为18cm。
墙体砌筑
砖墙的建设需要先开沟砌墙基,确保墙的坚固性。墙基宽度约100厘米,深度距原地面40到50厘米。材质一般选用红砖。砖墙成本较高,但保温性能好,占地少且更美观。
大棚组装
大棚两端垒砖墙,一端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孔,另一端山墙只留通气孔或安装窗户,还要留1-2个烟炉筒孔。在两砖墙之间每隔2m埋植一排立柱,中间1根与棚顶部同高,左右两侧各2根(其中外部2根与棚外侧同高),共计5根,这样纵向立柱共有5排。在每一排纵向立柱顶部用8m长竹竿连接其上就构成大棚纵向支架。然后用长4.5m的竹竿一组,对节绑牢,横向每间隔30-40cm,围绑在纵向立柱之上,构成大棚顶部的横向支架。这样,一个完整的大棚支架就建成了。
其他细节
砖墙砌筑时,砂浆要饱满,砖缝要勾好,灰面要抹平。墙体内外都要抹灰,避免漏风。砖墙与地板之间的空鼓不能太大或太小,一般空洞的宽度在5-8厘米之间。每隔3-4米,各层之间要用砖连接,提高墙体的牢固度。空心墙可以填充炉渣、珍珠岩和麦秸,也可以什么都不填充,只留空气用于隔热。没有填充物的空心墙必须没有裂缝。砖开盖时加盖30cm泥糠,使后墙与后屋面紧密连接,提高保温性能。
以上是养殖大棚砖墙建造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