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桩杜鹃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栽培
大树杜鹃需要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室内用于冬季防寒,室外用于夏季避暑。
室外栽培要求有落叶树的自然蔽荫或人工搭置荫棚,创造一个半阴雨凉爽的生长环境。
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搁在搁板上。
选盆
生产上常用通气性能好的瓦盆或硬塑料盆,杜鹃根系浅,扩张缓慢,栽培要尽量用小盆。
盆土宜用经过高温消毒的腐殖质土,上面铺一薄层切碎的苔藓。
用土
常用黑山土(兰花泥)、泥炭土、黄山土、腐叶土、松针土等,pH值在5-6.5之间,通透排水,富含腐殖质。
上盆
一般在春季出房时或秋季进房时进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层,上盆后放于阴处伏盆数日,再搬到适当位置。
幼苗期换盆次数较多,每1-2年一次,10年后可3-5年换一次,老棵只要不出问题,可多年不换。
浇水
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及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
水质要不含碱性,如用自来水浇花,最好在缸中存放1-2日,水温应与盆土温度接近。
2月下旬以后要适当增加浇水量,3-6月开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浇1次,不足时傍晚要补水,梅雨季节要侧盆倒水。
7-8月高温季节要随干随浇,午间和傍晚喷水降温增湿,9-10月天气仍热,浇水不能怠慢。
施肥
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为草汁水、鱼腥水、菜籽饼。
草汁水用嫩草、菜叶沤制而成,可当水浇。
鱼腥水系鱼杂等加水10倍,密封发酵半年以上,施用时要兑水,浓度以3%-5%为宜。
菜籽饼为综合肥料,应沤制数月,冲水施用。
大面积生产杜鹃盆花,可采用复合肥或缓施肥料,一年施1-2次即可。
遮阳
大树杜鹃从5-11月都要遮阳,棚高2米,遮阴网的透光率为20%-30%,两侧也要挂帘遮光。
修剪
幼苗在2-4年内,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
长成大棵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以及紊乱树形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花期管理及花期控制
大树杜鹃开花时放于室内,不受日晒雨淋,可延续1个月。
若室内通风差,则不宜久放,一二周即应调换。
花芽分化后,移于20℃环境约2周时间即可开花,品种间差异大。
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其花芽形成,如Bg和矮壮素,以及多效唑等。
选购健康的杜鹃花苗
选择叶片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植株,在春季或秋季购买。
处理树桩
清洗根系,修剪杂乱根系,保留粗壮主根和细根,枝干保留5-10厘米长度。
科学浇灌与施肥
生长旺盛期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花芽分化期增施磷钾肥。
冬季生长缓慢,减少施肥次数,以免肥料过剩。
光照与通风
除冬季外,平时放在东南侧阳台或室外养殖,开花季节适当遮阴。
夏季注意避开强烈光照,做好喷水保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大桩杜鹃,使其健康生长并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