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怎么开沟的呢

蚯蚓养殖开沟子的方法如下:

沟式养殖法

挖1米宽、长度根据养殖规模而定。

沟底垫上2厘米厚的黑土,上面再加1厘米厚的黑土。

在第二层黑土上放2~4厘米厚的腐殖质,以繁殖微生物供蚯蚓食用。

每隔3~4个星期加一次烂草、落叶。

沟顶加盖黑土和灰粪,保持湿润,干旱时加盖茅草或木板,太干时每天浇水。

从一头开始挖,挖到另一头后,前头的蚯蚓又会繁殖起来,形成循环。

背风遮阴处开挖沟槽

沟槽宽1米,深60-8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

沟底铺一层5厘米厚的禽畜粪便,再铺杂草、树叶或麦秸、豆秸秆等,其上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土壤。

表土上覆盖稻草、麦秸或芦苇、麻袋等,保持土壤湿润,适时喷水或喷灌。

每平方米投放上千条蚯蚓,放养2个月后即可采收,之后每隔1个月采收一次。

土沟养殖法

沟宽1米,深60-80厘米,长度视现场情况而定。

排水沟先铺一层5厘米厚的畜禽粪污,粪下铺一层5厘米厚的草屑、落叶或秸秆、秫秸等。

然后盖一层5厘米厚的土壤,再重复铺设饲料、土壤层,直至填满土沟。

底土上遮盖芦苇叶、野草、秫秸等,适当浇灌以维持土壤潮湿。

养殖沟应设排水管道和供电区域,第一次采摘可从散养60多天开始,之后每月采摘一次。

砖砌池沟

池沟长1米,宽50厘米,深30厘米。

分层或混合投入饲料和土壤,喷洒适量的水。

一些池沟内放入生活垃圾,应拣出不易分解的物质;另一些池沟内放入发酵腐烂的饲料。

两批池沟轮换使用,效果较好。

沟槽养殖(改进型)

沟槽长10米,宽2米,深60-80毫米。

沟的上面一侧稍低,一侧稍高,有一定的倾斜度。

沟底铺15厘米厚的饲养土,沟上用薄膜、塑料板、竹帘等防雨材料覆盖。

可放养3000-5000只蚯蚓,沟的表面四周应开好排水沟,沟底饲养土堆放成棱台形,以排水。

桑园、饲料田、菜园养殖法

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有机肥料,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入种蚓养殖。

饲料田: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入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放入青蚯蚓养殖。

菜园:每亩施入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投放种蚓进行养殖,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

园林养殖

在果树或其他林木行间开沟,沟内铺放饲料,投入种蚓或诱集野生蚯蚓,覆土填平,保持沟内饲料的湿度。

沟的宽度和深度视林木行距和饲料的多寡而定,注意避免在含有芳香油脂、单宁酸、树脂和树脂液的树木下养殖。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的开沟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