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培育鱼苗的养殖方法如下:
清塘消毒
清除塘底的大部分淤泥,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进水与过滤
准备进水,并通过密眼网布过滤,防止有害生物进入。
培养开口饵料
投放鱼苗后,前2-3天不用投喂,之后开始追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也可投喂鸡蛋黄等饲料。
有机肥饲养法
鱼苗下塘前7天施基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鱼苗入池后,根据水质、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情况决定追肥量,一般每天施肥1次,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饼粉饲养法
将棉饼、菜籽饼或豆饼等饼粕磨成干粉喂鱼。干粉可均匀撒于水面,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漂浮,利用率较高,每天投喂3次。
化肥饲养法
鱼苗下池前15天施基肥,之后每3天追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将化肥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草浆饲养法
将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加工成草浆饲养鱼苗,全池泼洒,每天2次,具体数量视水面而定。
豆浆饲养法
鱼苗下池后半天开始投喂豆浆,黄豆用水浸泡6小时,磨成豆浆后均匀泼洒,每天上下午各1次,鱼苗下池10天内每亩水面每天喂2千克黄豆磨成的豆浆。
池塘选择与消毒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池塘,清除过多淤泥,进行消毒处理,如撒生石灰和漂白粉。
投放鱼苗
选择无病害的优质鱼苗,在池塘轮虫高峰期投放,根据鱼苗规格进行合理分养。
养殖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养殖品种等决定放养密度,确保水体溶氧充足,避免缺氧。
日常管理
保证鱼苗有充足的适口饵料,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控制水位,及时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注意水温调节,预防鱼病。
饲料投喂
对于刚出生的鱼苗,可用熟蛋黄或洄水投喂。7-10天后,逐渐改喂活水蚤、蚯蚓、红虫等。
水温与溶氧
注意水温变化,根据鱼苗种类控制水温。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特别是小鱼苗对氧气要求较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荒野环境中成功培育鱼苗。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预防等多个环节,以确保鱼苗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