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养殖稻田的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养殖稻田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稻田。

在插秧前,需要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和鱼坑,并设置栏鱼栅以防鱼逃逸。

对鱼池、鱼沟进行消毒,并施肥以培肥水质。

鱼种放养

稻田养鱼主要是饲养商品鱼,可选择大规格鱼种放养,以鳊鱼、鲫鱼、白鲢、花鲢为主。

具体放养比例一般为鳊鱼和鲫鱼各占30%,白鲢占20%,花鲢占5%至7%,其余小品种共占3%至5%。

放养密度应根据稻田条件和水深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每公顷放养7500尾左右。

饲料投喂

稻田养鱼主要依靠稻田中的自然饵料,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稻田杂草等。

在生长季节,也可适量补充一些专门的人工饵料,如鱼粉、豆饼等,以促进鱼的生长。

投喂时注意掌握好“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质量、数量。

水质调控

做好水深的控制,初期鱼苗阶段水深应保持10cm;水稻拔节期后,水深增至13-17cm;二龄鱼阶段水深控制在15-20cm。

盛夏高温时节,还需采取换水降温措施并增加水深,以防影响鱼生长或导致死亡。

每隔15天用含28%有效氯的漂白粉1ppm浓度进行全池泼洒,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4mg/L以上。

消毒防病

定期检查稻田和鱼种的健康状况,并科学合理使用药物。

在给水稻用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量与安全浓度,不要疏忽鱼类的安全。

每10-15天用含28%有效氯的漂白粉1ppm浓度进行全池泼洒。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查,检查田埂情况,注意维护和修整注排水口和拦鱼设备。

如有堵塞和损坏,要及时疏通和维修。晒田或田面水量较少时,要经常检查鱼沟,保证畅通无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青鱼在稻田中的高效养殖,既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