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种菜,特别是大棚蔬菜种植,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地、整地、施基肥、选种及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

设施的准备

覆盖大棚薄膜:在外界气温低于15℃前覆盖大棚薄膜,使棚内的温度能适合蔬菜种子的发芽和植株的生长。

整地施基肥:提前15~30天整地施基肥,以预热大棚,等待种植。

及时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采用干籽或浸种后直播,播种时间因蔬菜种类而异,大致为8~11月份,开始采收时间约在12月至次年2月。

栽培方式:部分蔬菜如瓠瓜、西瓜、甜瓜等采用爬地栽培方式,以便于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

保持棚内温度:注意保持棚内温度在15~25℃范围内,晴天的中午若温度超过25℃应及时通风降温,在冷空气影响时要加强保温,不使温度低于10℃。

选地、整地、施基肥

选地: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轻沙壤土或壤土,避免连作,提倡粮菜轮作、水旱轮作。

整地:播种前一星期左右,将地块翻耕、整平、作畦,具体操作为:地块深耕20-27cm,炕地10-15天,然后把土地整平,作成1.3-1.7m宽的畦,或0.8m的窄畦、高畦。作畦时,必须要深开畦沟、腰沟,围沟27cm以上,做到沟沟相通,利于排水。

施基肥:每亩地施入优质农家肥5000-7000kg,同时配施氮、磷、钾复合肥50-70kg,施肥后,结合耕耙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有利于根系下扎和养分的吸收。

选种及播种

选种:根据不同的种植时间、种植目的以及不同的环境来选择适宜的品种。

播种:多采用露地直播,也可以采用育苗措施。播种方法包括条播、穴播和机播。播种后管理及时浇水。

肥水管理

发芽期:浇水以“三水齐苗”为原则,同时施入尿素,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

幼苗期: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差,需适量浇水,同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

莲座期:需控制土壤水含量,宜追肥1次。

结球期:停止蹲苗,每隔一周浇1次水,结合浇水施加适量的有机肥。

田间管理

除草与中耕:中耕除草时应遵循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

病虫害防控: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药剂的喷洒。

降温措施: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采取搭棚、通风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

夏季栽培管理

排水与浇水:夏季降水多,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浇水时段。

施肥:在夏季高温期间,应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增加磷、钾肥的使用,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植株调整: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去除病虫害叶片和枯黄枝条,保持植株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在南方地区成功种植蔬菜,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