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鸭子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合格的雏鸭
选择健康的雏鸭,通过体检确保无疾病。
雏鸭应有一定的体型,体型过小不宜放养,需先养殖一段时间再放养。
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面积和雏鸭的大小及生长情况确定放养密度。
一般一亩放养区可养25到35只鸭子,15天可放养上百只小鸭子。
密度不宜过密,避免食物不足和环境污染。
放养区选择
选择农场附近的园子或稻田等环境进行放养。
放养区需设置围栏,防止鸭子逃跑。
放养方法
每天早上10:00-11:00将鸭子放入放养区,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每天下午2:00-3:00在固定位置投放饲料,晚上再补充一次饲料。
加强田地和园地的管理,防止天敌伤害,最好每天有人照顾。
饲料与营养
雏鸭消化机能不健全,需喂给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
一周龄内的雏鸭可以自由采食,少给勤添。
二周龄内日喂饲料量占体重的18%左右,每天喂4-6次。
三周龄后日喂饲料量占体重的14%左右,每天喂3-4次。
三周龄后要加喂鲜嫩青饲料,每日不断。
饮水
提供的饮水应清洁、新鲜,不间断。
一周龄前要饮温开水,之后可自由饮水。
温度与湿度
适宜的温度:1-3日龄32℃左右,4-6日龄30℃左右,7-10日龄27℃左右,11-13日龄23℃左右。
适宜的湿度:育雏初期相对湿度60%-85%,后期55%-60%。
保持室内温度逐渐降低,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疾病防控
加喂糖水可降低雏鸭子死亡率50%。
药物预防,如使用黄芪粉和雏宝预防白痢。
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
调剂密度,防止挤压。
精心管理,平衡营养,避免发霉变质的饲料。
严加看管,防止敌害,如狗猫偷吃雏鸭子。
光照
小鸭子对光照需求大,每天光照时间不得低于10小时。
放养
小鸭子稍微大一些后,选择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放养,增强体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幼鸭子的成活率,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