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养殖虾的过程包括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选择养殖场地
养殖地点应选择水源相对独立、养殖密度较小的区域,以减少病原的交叉感染。
选壤土土质,以不漏水为最好,水质要好,不能选择有农药特别是杀虫剂污染的地区。
温度较高,以保证快速生长,台风较少,易于搭棚,交通、电力方便。
池塘堤坡与水平角度不超过30度,排水设施要能排下层水和表层水,以防藻类过度繁殖或表层污物较多。
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佳,其次是土底,盖大棚可以保证良好稳定的气候条件。
池塘消毒
清淤:去除池底表层15-20公分的淤泥,清淤时间应安排在每年收完虾后的冬天。
晒塘:在冬天收完虾后的无雨天气进行,晒到塘底龟裂、发白。
毒塘: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水质改进
进水:经过消毒的虾池进水前先检查过滤网,进水要掌握好流速。
肥水:培育根底饵料生物,节约饲料,肥水有如下作用:
培育出大量的单胞藻类,为浮游动物提供充分的饵料。
浮游动物大量生殖,最终培育出大量适合虾苗摄食的生物饵料。
挑选虾苗
在养殖前要挑选合适的对虾虾苗,选择生长良好、身体健康的虾苗。
虾苗体形大小要接近,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抢食、打架。
虾苗在投放前要进行消毒。
饵料投喂
对虾属于杂食性虾,饵料要合适,根据水质、天气和对虾大小提供合适的饵料。
日常养护
定期更换水,根据实际状况用增氧机增氧。
定期对虾池进行清理、消毒和杀菌,确保对虾生存环境干净。
防止病虫害,每隔一周虾池中投入适量生石灰,起到杀菌杀虫作用。
其他注意事项
海水虾在投放之前一定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里面有细菌。
放置的时候注意不能过密,每亩一米的水深大概放800-1000尾。
注意水温,温度在24度左右最好,放苗时要背风,避免吹向岸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海边成功养殖虾。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细心管理至关重要,包括勤肥水、勤调水、勤改底、勤消毒和勤内服等。